業務員電語:
13958608358

行業新聞

滿足智能制造要求的物流供應鏈建設研究

為了實現中國制造強國目標,同時使企業更具競爭力,制造企業需要不斷探索《中國制造2025》和“工業4.0”的實現路徑。本文結合家電企業的具體規劃案例,對“工業4.0”與《中國制造2025》環境下的智能制造及其對物流供應鏈的要求進行了闡述。

  一、“工業4.0”與《中國制造2025》對于智能制造物流供應鏈的要求

  《中國制造2025》的主要要求是智能制造,智能制造需要智能物流作為支撐,因此從智能制造綱要上提出未來發展迭代升級的四個段落:

  第一,制造基礎的智能化;

  第二,產品裝備的智能化;

  第三,制造過程的智能化;

  第四,智能制造下的模式轉變(如圖1)。


  其中,物流貫穿始終,成為支撐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。

  首先,制造基礎的智能化是智能物流的基礎。目前,中國智能物流的基礎非常薄弱,雖然大家看到了很多標桿案例,但其中很多都是國外的案例,在中國真正做到智能制造并且能夠把1.0到4.0這四個階段很清晰地表現出來的企業還是鳳毛麟角。

  有一個具體的例子可以體現物流基礎在智能制造中的重要性:如果包裝標準化、單元化、容器通用化,沒有向智能單元方向轉變,那么在物料流動和交接過程中,物料處理還是需要點數和掃描,于是,“會說話的物料/產品”只會成為一句空話,企業信息系統也無法落地,即使自動化實現了,智能化仍遙不可及。

  其次,產品裝備智能化。從最近幾年人們推動“智能工廠”建設的案例來看,很多企業走入了一個誤區,他們認為購買先進的生產自動化裝備或者物流自動化裝備,并將其組合起來或者對接起來,就實現了“工業4.0”。事實上,結果證明:最終還只是局部優化,因為沒有用物流邏輯將這些裝備有效、有機、系統化地互聯起來。

  第三,過程智能化。眾所周知,物流過程是動態的,所以需要在先期規劃的時候,就要有物流動態平衡的規劃和對于運營的考慮。但是很多企業在規劃的時候是靜態的,認為做出平面布局,將設備、區域分布之后就可以落地了,根本沒有考慮到各個環節的流動性因素,忽略了整個過程;有些即使考慮到了流動性,也僅僅是用平均數的方式來測算,沒有針對每個物料(每個產品)進行分析和規劃(這在個性化制造的今天是不可原諒的),所以在物流落地模式上完全無法表達出來。到了后期工廠運營時,設備商、規劃者已不在現場,企業物流管理者只能是“誰用誰知道”了。所以《中國制造2025》在物流方面的要求是:要實現物流系統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,物流動線分析、供應鏈邏輯過程必須要跟上。

  第四,智能模式轉變。智能制造的提出,顯然需要考慮個性化制造和未來“互聯網+”的大背景。于是,生產由工廠/產品為中心,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,企業的響應機制、供應鏈模式、信息平臺模式、制造批量策略和計劃模式,甚至是組織結構,都將產生顛覆性的變化(海爾的互聯工廠、美的的智能化工廠已經呈現出這種變化)。

  實際上,當我們透過物流供應鏈思維去點評或者審視《中國制造2025》或“工業4.0”,就會發現以下4個關鍵點:

  1.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,科技如何進步,制造的本質沒有變,就一個工廠而言,還是需要強調采購、制造、銷售以及物料的流動過程。一個制造企業真正的使命,還是強調其供需平衡和端到端的交付能力(order to delivery,OTD)。所以,首先要求產品從研發開始就具有可制造性;然后強調物流的本質——產品具有可流動性;第三,制造過程必須精益化,才能夠打通整條價值鏈體系。

  2. 在《中國制造2025》與“工業4.0”里面,更體現了物流與供應鏈協同的重要性,尤其是供應鏈一體化的戰略地位(比如,需要重點強調供應商物流能力和第三方物流的無縫對接與聯動)。

  3. 計劃、信息與物流系統全流程管理,未來驅動企業制造-物流系統的是數據和信息,于是,企業運營體系不再是以員工為主,而是流程標準遵循的差異,以及對差異掌控和自我補償與修復的能力。

  4. 傳統制造是系統(ERP)指揮物料,未來是物料指揮系統(不再是各個信息模塊的拼湊,而是智能調節系統),這是“工業4.0”的本質區別;在這個過程中,企業無論是走德國“工業4.0”模式還是《中國制造2025》發展思維,都要回到制造的本質——強調精準交付。

  二、案例分析:“工業4.0工廠”忽略物流規劃導致的問題

  


  如圖2所示,一家中國吸塵器行業前三強的企業,想建設一個智能化工廠。在天睿咨詢團隊入駐之前,他們依靠自己的IE團隊,按照過去的經驗,請了建筑設計院、制造設備廠商、物流設備廠商等,做了完整的工廠布局規劃,包括:成品智能化并線、成品智能化碼垛、自動化立體庫、注塑車間、電子與電機車間、總裝車間、原材料零部件倉庫以及其他配套建筑,甚至某幾個點都已經動工了。

  靜態來看圖2沒有什么問題,但是,如果用實際運營的動態的思維分析,就容易發現其實存在很多問題:

  1. 原材料到貨后,卸貨區卸貨根本來不及,這個工廠的年產量超過1000萬臺,而卸貨空間和能力遠遠不夠;

  2. 同樣的道理,成品出貨區只有16個車位,不但裝卸貨容易互相干涉,而且成品出貨能力也遠遠不夠,立體庫出貨只有4個出口,但是沒有算過流量,尤其是月底出貨的峰值期間;

  3. 包裝材料如何上裝配線成為巨大的瓶頸,其卸貨位置、存儲空間、配送模式與路徑、車輛周轉空間等均無法滿足;

  4. 通過RGV總線把物料送到總裝的40條線上,RGV根本跑不過來。比如上午8點要開始生產了,需要物料鋪線,RGV上線一開始觸發,即使提前備料,上線速度也被約束,動態上來不及,同時配送距離太遠;

  5. 沒有測算入廠物流配送物料的流量,使得存儲空間不夠用;

  6. 設備制造商并未充分考慮物料如何自動上線,彼此間信息如何交互;

  7. 小批量、多批次的生產模式,決定了物料流動方式是整進散出的,但是,由于物流設備提供商對于制造業物流并不專業,還在用托盤式存儲方式,既浪費了空間,又降低了物流效率;

  8. 電機車間使用的物料應該存放在潔凈的倉庫環境中,并且由于物料種類繁多,應該考慮采用自動化立體庫和智能化配送模式;

  9. 成品下線問題不大,但是由于產品型號太多,KUKA機器人識別不出多種多樣的產品,無法做到信息標準化和識別能力提升;

  10. 規劃時沒有考慮信息系統的對接,以為現有的ERP系統可以搞定。

  這家企業采用了號稱中國或全世界頂級的設備商,盡管設備本身沒有問題,但是沒有用供應鏈-物流動態邏輯聯動起來,就像一把珍珠沒有通過一根絲線串起來,所以可以預測,如果采用上述方案,這個工廠建成之后顯然跑不動。因此后續建設幾乎完全顛覆了原有方案,今天新的工廠已經開始量產了。

 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到,很多企業都說自己投了多少錢,買了什么設備。但我們認為,凡是用錢買得到的都不能構成核心競爭力,企業需要練好內功,從一體化到智能化的物流-供應鏈規劃和管理運營才是企業的內功。企業物流-供應鏈(尤其是信息體系和實物流動的動態對應)猶如人的“任督兩脈”,如果沒有打通,容易導致“不通則死”的結果。

  專業的規劃和運營團隊都知道這樣一句話:當一個企業是一張白紙的時候,100個人給出的100個方案都是對的,因為沒有準則,但是有規劃的理由;同時它也是錯的,因為沒有準則,系統不是最優化。而物流協同才是最首要的準則。我們認為,在規劃過程中,應該是大物流小生產,而不是大生產小物流。雖然說運營過程中物流是為生產服務的,但是更多的應該去強調整個價值流的過程,因為生產只是物料在供應鏈上流轉的一個小的環節,所占時間經常少于全部用時的5%。

  所以面向《中國制造2025》的智能化工廠建設,并不僅僅是智能化本身,而是必須強調智能制造需求下的供應鏈一體化與智能化。

  通常,企業規劃人員在作規劃的過程中容易忽略以下幾個關鍵點: 

  一是沒有物流-供應鏈戰略。而沒有戰略規劃,再好的方案也沒有依據、沒有落點、沒有升級路徑;什么是對的,什么是錯的,沒有判斷準則。所以面對“工業4.0”和《中國制造2025》,企業需要工業4.0戰略,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供應鏈戰略和物流策略,之后才有庫存策略、制造策略、交付策略、成本策略等。

  二是供應鏈物流和整個價值鏈系統沒有打通,只是強調局部功能性規劃,強調了單個環節的自動化和智能化。而智能工廠需要的是從個性化需求開始,到智能化制造、智能化交付等全過程聯動和智能化、可視化。

  三是計劃-物流-信息管理體系沒有聯動起來。智能工廠的信息平臺不應該是簡單的ERP+WMS+TMS+MES……而是一開始就進行平臺化構建,而且是基于“工業4.0”工廠的系統化、互聯互通化的價值導向下完成的。

  四是沒有強調企業的約束條件,或者說約束條件太多了。而智能工廠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根據不同時期和發展階段達到不同的迭代升級目的。

  所以,在企業智能工廠規劃過程中,需要強調以下4個關系:供應鏈中訂單-計劃-物流-信息聯動的邏輯關系;各個環節庫存管理的策略和數量關系;生產作業計劃-物流作業計劃的時間關系;物流配送的實物關系。把這些關系與構建的信息聯動起來,是實現智慧工廠的必要基礎。

  因此,所謂的CPS(cyber physics system,信息物理網絡系統),我們認為從企業的邏輯層到實物層,兩者之間要是能對應起來的話,就可以認為具備了工業4.0的雛形。

  三、不同行業實現智能制造的物流-供應鏈規劃要點

  很多人說不知道“工業4.0”到底是什么樣,但是我們知道中國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進行智能化改造了,比如三一重工;前不久,伊利宣布他們是國內第一家實現了智能制造的乳品企業。無論“工業4.0”或者《中國制造2025》,關鍵是強調與這個時代的適應性,而不是為了4.0而4.0。今天的中國是時代的國家,我們的產業是時代的產業,于是企業也是時代的企業。在今天這個時代的企業或者時代的行業里面,智能工廠也應該具有這個時代的適應性,因為未來已經發生。

  據此,智能工廠的物流-供應鏈規劃也是跟著時代發展去相匹配的。我們可以簡單點評以下典型行業的狀況:

  ◆ 在軌道交通行業,智能化潛力大,因為它的周期長、精度要求高,所以供應鏈難協調,自動化要求較高。

  ◆ 在汽車行業,智能化比例大,它強調精益制造、供應鏈一體化,穩定性強,所以容易形成系統化和智能化。

  ◆ 在家電行業,智能化空間大,供應鏈質量不穩定,尤其是供應商部分和汽車行業比相差極大,它的需求變數大,個性化定制比較多(正如海爾現在強調建設互聯工廠,以期實現大規模定制)。由于是充分競爭性行業,在未來的家電行業,美的正在把家電做成快消品,所以強調的是快的消費體驗;格力強調的是好的質量和技術;海爾強調的是模式的引領。企業的價值導向不一樣,于是智能化導向和供應鏈導向也迥異不同。

  ◆ 在乳品行業,自動化程度是非常高的,要求原料來源可追溯、去向可查證,并且要求生產環境潔凈衛生,人工參與相對比較少,但是供應鏈管理難度比較大,產品新鮮度管理和個性化難度較大。

  ◆ 在家居行業,個性化程度要求高,產品實行客戶定制化,整個精益制造過程還沒有形成體系。

  所以說,對于企業而言,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樣的供應鏈發展策略以及“工業4.0”戰略,是非常重要的,而不是簡單地說“我們做工業4.0了”,于是自動化、機器人一擁而上,這是不靠譜的。

  四、智能工廠規劃建設的幾點建議

  在企業智能工廠的規劃過程中,有必要強調以下幾點:

  第一,強調智能工廠的先期概念設計,從而推動后期的布局聯動。先把概念設計拿出來,再請一流的物流設備商以及制造設備商,根據概念設計提出工廠需要的解決方案。然后,方案集成方把這些解決方案放進一個系統里面,之后再去招標,而不是直接說工廠需要哪個產品,讓設備廠商提供。因為設備廠商肯定會提供他們各自的核心模塊,而工廠也有一個核心模塊,兩個或者多個核心模塊堆在一起,可能不是相融合的,而是相沖突的。因此建議企業根據產品策略、供應鏈策略、物流策略、制造策略等來定義智能化的特征,這樣工廠價值導向、廠房結構和工廠物流規劃布局才可以獲得合理的布局和梳理。價值導向決定了工廠的布局模式,那么采用什么樣的物流體系,采用什么樣的物流設備,就完全不一樣了。

  第二,脫離靜態規劃思維,一定要測算流量,要有動態規劃;規劃是為了運營,而不是僅僅為了規劃而去規劃。如果僅僅是拿出一張布滿各類先進設備的圖紙來,規劃的人“高大上”了、舒服了,但運營的人卻永遠不舒服。

  第三,摒棄經驗導向的規劃,強調智能工廠綜合集成的專業度。從仿真、供應鏈物流、信息平臺構建、制造設備幾個維度,細分建設智能工廠的各個里程碑,必要時集成視野開闊的專業團隊,而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某個部門。

  如何實現“工業4.0”迭代升級之路,從時間橫向坐標軸來看,須經過精益現場、精益產線、數字車間、智慧工廠、智慧供應鏈;從物流發展縱向坐標軸來看,須經過標準化、精益化、模塊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;從企業內部維度來看,應該先做到容器通用化、物料單元化、包裝標準化、按訂單生產、計劃剛性、均衡生產、準時采購、JIT生產配送、流線化作業、量化管理、計劃-物流-信息一體化,再到智能物料互聯、智能產品。現在很多企業想一步到位,說自己是智能供應鏈、智慧工廠、智能產品。而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,最終還是要看具體路徑。

廣東省詢問電語
13958608358
版權所有 © 1997-2013 浙江雅博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,保留一切權利.ICP證:
公司地址:浙江省臺州溫嶺市松門鎮東南工業園區松盛路28號
電話: 0576-86672299 86672266 傳真:0576-86672277 郵箱:sale@jgxybbs.cn 推廣: link
高h视频免费观看_国产日产亚洲欧美综合另类_国产AV女高中生第一次破_一卡二卡在线观看 高h视频免费观看_国产日产亚洲欧美综合另类_国产AV女高中生第一次破_色噜噜色偷偷 高h视频免费观看_国产日产亚洲欧美综合另类_国产AV女高中生第一次破_一卡二卡三卡四卡在线 高h视频免费观看_国产日产亚洲欧美综合另类_国产AV女高中生第一次破_亚洲欧美制服 高h视频免费观看_国产日产亚洲欧美综合另类_国产AV女高中生第一次破_国产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

m.zaet.com.cn

m.bituoblock.cn

m.joker233.cn

m.zhaoganjue.cn

m.henqiner.cn